宜春江西九江方诚国际:温汤慢时光_温汤镇_温泉水_Day
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8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89

Day1 初遇硒泉小镇

下午四点走出宜春西站时,潮湿的春风裹着淡淡硫磺味扑面而来。接站的李师傅操着赣西口音说:"温汤的水会咬人哩!"后来才知道这是指富含硒元素的温泉水特有的刺痛感。前往酒店的路上,他特意绕道明月北路,指着路边冒着白气的古井:"明朝正德年间就有的老泉眼,现在还能煮鸡蛋。"

入住后直奔本地人推荐的"老街土菜馆",藏在玉盘街转角的三层小楼,老板娘用搪瓷盆端上的温汤豆腐果然惊艳——用温泉水点卤的豆腐带着天然咸鲜,配着青椒炒肉片,人均40元吃到撑。隔壁桌的上海阿姨神秘地分享:"晚上八点后去古井公园泡脚,能避开旅行团大爷大妈。"

展开剩余82%

冷知识:温汤镇的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68-72℃,每天自然涌出1.3万吨,是全世界唯二的高硒低硫温泉。

Day2 云端漫步奇遇

周三清晨的明月山索道站已排起长队,检票员小声建议:"买票时选往返缆车+小火车联票能省20元。"缆车穿过云雾时,同车厢的本地摄影师老周突然指向窗外:"快看!这就是'嫦娥奔月'石!"只见晨雾中若隐若现的侧脸轮廓,确实像极了回首望月的仙女。

中午在羊狮慕景区服务站发现宝藏小店"山野厨房",老板用竹筒蒸的腊味饭带着松木香(35元/份),配着现采的野蕨菜炒熏肉,比山下餐馆更地道。饭后走青云栈道时,护林员大叔提醒:"雨天别走外侧,青石板长了层看不见的苔藓。"

冷知识:明月山的高山小火车轨道海拔1620米,是亚洲最高的窄轨铁路,车厢玻璃会随温度变色。

Day3 草甸上的交响曲

清晨六点被民宿窗外的鸟鸣吵醒,老板正在院里炒制新茶:"武功山的晨雾要赶在太阳出来前拍。"果然,当缆车穿过金顶索道时,翻滚的云海正将整片高山草甸染成金色。在古祭坛附近遇到放羊的罗大爷,他教我用"恰饭啵?"(吃饭了吗)和牧羊人打招呼,顺手送我一把野山楂。

下山时司机推荐了武功山脚的"醉仙楼",用山泉水酿的糯米酒(15元/壶)配着柴火灶烧的醋炒鸡,酸辣开胃。老板指着墙上的老照片:"这道菜还是当年红军炊事班传下来的做法。"

冷知识:武功山古祭坛群始建于东晋,其中葛仙坛的玄武岩条石没有任何粘合剂,全靠榫卯结构屹立1700年。

Day4 古井边的告别

最后一天的温汤镇下起毛毛雨,百年古井边反而清净。帮打水的阿婆说:"用木桶装水能留住硒元素。"她教我把毛巾浸在70℃的泉眼里三提三放,说是祖传的关节疗法。镇医院退休的刘医生在旁补充:"真正的好温泉水会有金属光泽,像打翻的银河。"

临走前找到菜市场深处的"杨记米面",老板用温泉水和的米粉现做现炒,加酸豆角和腊肠的干拌粉(12元)让人念念不忘。等车时,客栈小妹追出来塞给我一包自制艾草香囊:"放行李箱能防霉,我们这儿都说'五月艾,六月仙'..."

冷知识:温汤人判断泉水品质会看"三光":水面浮光、杯壁挂光、皮肤润光,据说这与硒元素的纳米结构有关。

意外收获篇

在温汤镇邮局隔壁发现"古法艾灸馆",老师傅用三年陈艾绒做的脐灸(60元/次)缓解了我爬山后的腰痛。他透露秘诀:"清明前后的艾草疗效最好,要选背面白绒毛密的。"

周五下午的温汤镇图书馆顶楼,意外找到拍摄全景的绝佳机位。管理员大姐热情介绍:"我们这儿书架都是樟木的,防虫还养人。"临走发现他们在做古籍修复,其中光绪年间的《宜春县志》竟记载着温泉治疗眼疾的偏方。

暖心时刻

第三天在武功山迷路时,牧羊人罗大爷用柴刀砍了根竹杖给我:"我们客家人讲'上山不问路,看竹便知方'。"后来发现竹节纹路确实总指向下山方向。最后一晚泡温泉时,遇到长沙来的母女分享自制的紫苏梅子,原来她们每年都来住半个月调理风湿——这大概就是温泉小镇独有的疗愈节奏吧。

私藏清单

1. 温汤镇菜场二楼的"老面馒头",用温泉水和面,红糖流心包(2元/个)下午三点出炉

2. 明月山缆车中站的"云间小卖部",老奶奶卖的野猕猴桃干(15元/袋)不加糖

3. 武功山景区大巴停车场的"阿菊茶摊",5元无限续杯的藤茶能缓解高原反应

此刻坐在返程高铁上,窗外掠过的青山还带着雨雾。摸了摸口袋里已经发烫的温泉石——这是接站李师傅送我的"会呼吸的纪念品"。突然明白为什么温汤人总说:"我们的水啊,养皮,养骨,更养心。"宜春江西九江方诚国际 地接社/旅行社/旅游公司

发布于:浙江省